在身心靈圈,我們常常會說所有的事物都是我們內在所創造的。老實說,一開始我也不是那麼容易接受這個說法,直到走過千山萬水之後,才開始能夠理解這個意識形態,甚至感到萬幸。
當我們說「所有事情都是由我們的內在所創造出來的」,其實不是在責怪或強迫相信什麼,而是在指出我們的內在狀態會悄悄影響我們所經歷的外在世界。
內在如何創造外在實相
想像你戴著一副有色眼鏡:如果是粉紅色的,你看到的世界就會比較溫柔;如果是灰色的,萬物可能都顯得黯淡。這副眼鏡,就像我們的「內在源頭」:我們的信念、情緒、記憶、期待,它們會讓同樣的事件,在不同人眼中產生完全不同的感受與結果。
再舉個例子:兩個人同時經歷失業。一個人可能會感到絕望,覺得自己被拋棄;另一個人則可能覺得這是老天給的轉機。這兩個經驗,都是從他們各自的內在狀態出發去「創造出來的世界解讀」。
重新理解創造的意義
也許你會想問:那是不是代表所有經歷的痛苦或不幸,都是自己創造的?若是,這似乎讓人很難接受。但,其實不是的。這裡的「創造」不是指「你想要痛苦」,而是指我們的潛意識和累積的能量狀態,會吸引來與之共振的經驗。當我們更理解自己內在如何運作,就更能轉變我們的外在現實。
潛意識的運作模式
首先,我們必須知道不是「所有事都是你故意創造的」,而是「你內在有一套運作的能量設定,會不自覺地呼喚某些經驗」。
潛意識透過以下幾種方式「創造」:
- 投射與共振:內在未被看見的情緒或創傷,會被外在事件引發與共鳴。
- 信念的自我實現預言:例如你潛意識認為「自己不值得幸福」,即使表意識努力追求美好,也會出現自我破壞或無法維持的狀態。
- 能量場吸引力:源療理論強調每個人有其能量振動頻率,與之共振的事件會更容易進入生命中。
想像你是一台會自動播放音樂的點歌機。你的表意識就像螢幕上正在播放的歌曲,但潛意識像是裡面那堆藏在後台的預設播放清單。
你沒有「現在」去點那首難過的歌,但它自動跳出來,因為你五歲時無意間加進了這首歌。
在源療中,我們不會責怪你為什麼點這首歌,而是幫你打開後台,把不合適的清單整理掉,重新設定能唱出你現在版本的頻率。
轉化的開始
對於潛意識,我們其實無法去控制它,但是我們可以辨認出它運作的模式。在源療系統中,我們運用各種格式化、重置、符碼能量、DNA解讀進入潛意識,透過身體練習、能量對話,讓它自己浮出來、被轉化。
你可以嘗試看看,今晚睡前,對自己說:「我願意認出,我的內在正在創造哪些經驗。我不用急著改,只要看見就好。」然後觀察接下來三天,生活裡有什麼被照亮的部分。
這個意願,會是最一開始的能量轉動。
為什麼說這是萬幸
當我們真正理解「一切皆是內在創造」的深層含義時,這其實是一個極大的禮物。
想想看,如果我們只是外在環境的受害者,那我們就真的毫無選擇,只能任由命運擺布。但當我們明白自己是創造者時,即使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,我們就擁有了改變的可能性。
這意味著,沒有什麼是永遠固定不變的。那些讓我們痛苦的模式、那些重複出現的困境、那些似乎無法擺脫的關係糾結,都不是外在加諸於我們的永久標籤,而是我們內在創造系統的產物。
既然是我們創造的,就意味著我們也有能力重新創造。不是透過意志力的強迫,而是透過對內在系統的覺知與轉化。我們可以更新那些早已過時的內在設定,可以釋放那些不再服務我們的能量模式,可以選擇與更高版本的自己對齊。
這是多麼大的自由啊!在這個看似混亂的世界裡,我們發現自己不是無助的受害者,而是有能力的創造者。這份覺知,讓我們從「為什麼是我」的受害者意識,轉向「我如何創造不同的可能」的創造者意識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是萬幸。
因為在這個理解中,我們找回了自己的力量,也找回了希望。
🧡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