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生命的原點,去和諧它、接受它、臣服於它

文/Yvonne Lin

每個場域皆默默地記錄著曾發生在其間的故事,從身體到住所、公司、學校,再到國家、山川、海洋及星球、星際、宇宙~
隨著場域的放大,其間的故事也跟著豐富,情緒反而隨之稀釋。
很喜歡帶領著學員做放大、縮小的冥想練習,配合著呼吸,想著自己的身體大小,然後擴張到房間、再擴張到城市、國家、地球、星際、宇宙⋯⋯停留在那裡一下下,接著再慢慢地縮小回來,僅僅是如此,我們身上的信息、情緒、思緒,那些稠密的、停滯的,便可以流動抒發。
這樣的流動抒發可以協助我們停止固著在某些特定的觀點、思維上,帶來新的想法,看見更大的可能性。
除了這樣靜態的,運用想像力進行的冥想之外,更加有效的方式是直接起身走出戶外。

從小開始,當我卡住了,情緒上來無法平靜時,我便會離開當下的那個場域,轉換心情。小時候不能夠去到太遠的地方,我會選擇轉到書局去,透過翻閱一本一本的書,讓思緒帶領我去到身體去不到的場域,好讓自己能夠再次流動。長大了之後,我便會選擇去到不同的城市,甚至不同的國家。因為現在要處理的人與事太多太多了,只有去到不同的國家,做更長程的旅行,才能有效地讓自己回穩。
所以在這段疫情的期間,保持穩定且流動,對我而言,有些挑戰性。
還好我有父母家可以回,我們的出生地永遠是力量之地。
回到父母家,雖然可能會觸動一些老課題,但一次一次地轉化跟面對,接收到的力量支持還是遠遠大過於情緒上的消耗。
以前,我也很討厭面對我的原生家庭,所以很年輕便一個人出國讀書生活,但隨著年紀的增長,歷練的累積,再加上身心靈的學習,赫然發現要解決或者是說提升一個人的生命質量,還是得回到生命的原點,回到原生家庭,去和諧它、接受它、臣服於它。
現在的我,面對無法出國的困境,真的很感恩有一個老家可以回。回到老家,其實也沒做些什麼,就只是回到自己的根,一樣吃飯睡覺,走路散步,跟妹妹出去逛街,很多新的觀點想法,自然的就冒了出來。再回頭看自己目前生活的情境,便有了解決的方案。
你們呢?也會回到自己的父母家去充電嗎?如果回到父母家,對你而言,目前是課題,沒關係,那也很好。至少你看見了這個問題的存在,那我們就去處理它、轉化它。
試試看,先寫下你要處理的原生家庭問題,然後做一下前文所寫的放大縮小觀想的練習,把這裡面的停滯能量先流動了,我們再來轉化後續可能需要更深的去看見的事情。如果你有學過源頭療育,那你可以試著用轉化之心來轉化,或是直接收能量、祝福它、清理它。
我們有非常非常多方式來處理我們的原生家庭問題,但第一步驟永遠是——行動。只要你願意去面對它,它便會開始變化。
祝福所有的人都能夠修復自己的力量之地,感恩自己的根


Instagram:源頭療育法IG!新消息不漏接!
LINE社群:覺心文化-源頭療育、動植物與萬物溝通

覺心文化的youtube頻道(公益覺心冥想)
yvonne’s talk
歡迎訂閱、開啟小鈴鐺

相關文章
近期留言

覺心文化是一個帶領人們覺醒,並且回到以心生活的一個目標。以源頭療育課程為主軸,藉由認識自己,看見需要及不需要,邁向更輕鬆及自在的心生活。

Follow us
DMCA.com Protection Status